济宁高新区:技术改造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济宁高新区 | 2021-10-27 18:09:20 |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围绕先进制造业强市目标要求,发挥新旧动能转换“一极引领”作用,更大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推进现有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

近日,济宁高新区浩珂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平方米高强机织布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入选山东省2021年第一批智能化技术改造财政专项项目,项目通过采集织布机的设备状态、米数、电流值等数据,实现织布机的集中监控和数据分析,同时通过人员信息绑定,实现人员信息与设备数据的有效关联,能够查看每班次生产数量及效率分析管理,建成具备年产1000万平方米高强机织布生产能力。

“技改项目绿色智能注射成型装备主要用于生产航空航天、国防、交通、电子、建筑、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大型复杂塑料零部件。”山东通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绿色智能注塑机项目技术升级及产业化项目也是济宁高新区重点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之一,项目技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在装备的制造过程中要实现绿色节能,最大程度降低设备所需的制造资源和耗材,其次是在装备生产制品的过程中实现绿色节能,运用智能化生产系统进行自适应调节,降低系统无功能耗,实现装备制造和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绿色节能。

一直以来,济宁高新区不断推进技改升级,加快推进以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为重点的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实施智能制造升级工程,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企业内网改造,鼓励企业应用数字化软件,培育工业互联网发展产业生态,推动制造业企业通过智能化技改,加快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同时,实施绿色制造升级工程,以建材、轻工等传统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推进绿色化技改,深入推进资源节约,持续推动循环利用,切实提升工业能效的单位资源利用水平。

在优化投资结构方面,济宁高新区聚焦提升先进制造业“231”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增强基础能力、完善产业链条、保障链条安全的重大工程,重点引导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大有效投资,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筑牢先进制造业基础。加快推进“百企百亿”技改工程,实施智能化、绿色化、“零增地”技改。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基金运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优先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为强化要素保障,济宁高新区落实“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强土地、能耗、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指标、水、资金等要素统筹对接,把有限资源要素配置到大项目、好项目上,实现资源要素精准化、差异化配置。同时,加大小微园区治理提升,通过代建标准化厂房、现有厂房置换等方式,盘活更多存量土地,为项目落地提供便利条件。开展亩均效益评价,以评价结果实施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节能降耗激励和行政执法检查,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落后产能退出,为新上项目腾出空间。鼓励推行“标准地”出让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41 联系网站:85 572 98@qq.com